域名到期...
汽车工业20年:创新驱动智能网联新趋势2025工业自动化展|智能制造展|机器人展|智能工厂展【官网】2025智能制造展|2025大湾区工业博览会|
2025深圳国际智能制造及工业机器人展览会
时 间:2025年8月26-28日
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

汽车工业20年:创新驱动智能网联新趋势

导读
DeepSeek带你速览精华
"从燃油到氢能,德纳以集成金属双极板技术突破燃料电池产业化瓶颈;费尼亚500 bar燃油系统实现排放与油耗双降;昌辉SBW线控转向系统已落地三十余车型。黑芝麻智能A2000芯片加速跨域融合,车凌科技第三代车云平台破解高并发难题。12月2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见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如何重塑未来出行。"
内容由DeepSeek模型生成
有用


汽车行业在发展的历程中,始终伴随着颠覆与创新的脚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创新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习以为常。然而,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这一行业的创新历程时,不禁惊叹:仅仅一代人的光阴,汽车工业便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从传统的燃油汽车,到新能源革命带来的众多创新与应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数智化推动的高效新生产方式;从单一的代步工具,演变为智能化的移动生活空间……这一系列的变化,无不彰显着创新为汽车工业带来的无尽魅力。
20年的光阴,不仅塑造了一代人,更见证了汽车工业的巨变。在这段时间里,不仅传统汽车零部件在技术上实现了创新突破,更涌现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汽车工业向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全新领域迈进。值此Automechanika Shanghai迎来20周年庆典之际,《汽车与配件》杂志与Automechanika Shanghai共同聚焦全球汽车行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并邀请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分享他们在创新方面的实践与成果。

在汽车工业智能电动化的浪潮下,那些不可或缺的传统汽车零部件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创新。这些创新不仅来自历史悠久的百年企业,也有适应智能化需求而崭露头角的新生代企业;既包括跨国企业,也有自主零部件企业。例如,德纳公司就是这样一家成功从传统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新能源和电动化汽车核心供应商的典范。他们专注于驱动、传动、热管理和密封等核心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与生产,为全球各类车辆和设备提供动力支持。

德纳动力技术中国区销售及业务发展高级经理史中亮在分享中介绍了德纳的创新亮点。他们充分利用一个多世纪积累的高性能金属/橡胶密封和热管理经验,推出了电池和电力电子冷却技术、燃料电池堆和液流电池双极板、电池外壳等创新解决方案。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德纳为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他们基于20多年的燃料电池板解决方案经验,为氢燃料电池堆和水解槽提供了集成金属双极板解决方案。该方案在产品设计方面采用了专利的集成压条密封技术,确保在极端条件下仍能提供卓越性能。同时,通过高导电石墨涂层的精准涂覆,不仅增强了耐用性,还实现了零浪费和成本节约。在制造工艺上,他们完全集成的高速成型和激光焊接技术,使得功率密度最大化,实现了低成本的大批量生产。

德纳的燃料电池堆金属双极板解决方案

德纳公司针对燃料电池堆的应用,提供了创新的金属双极板解决方案。这一方案融合了20多年的燃料电池板解决方案经验,为氢燃料电池堆和水解槽提供了高度集成的金属双极板。在产品设计上,德纳采用了独特的集成压条密封技术,确保在各种极端条件下都能保持卓越性能。此外,高导电石墨涂层的精准涂覆不仅增强了产品的耐用性,还实现了成本节约和零浪费。在制造工艺方面,德纳的高效高速成型和激光焊接技术使得产品功率密度最大化,同时实现低成本的大批量生产。这一创新解决方案为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Automechanika Shanghai展会中,德纳将盛大展示其一系列高性能产品,包括传动系统、密封件以及热管理系统等。德纳的创新之路不仅在于探索未知领域,更在于不断突破现有技术。继承德尔福在燃油系统技术的深厚积淀,费尼亚公司持续引领行业创新。自20世纪80年代初推出第一代PFI电喷系统以来,费尼亚已构建起完备的PFI低压喷射系统产品矩阵,灵活适应各类发动机和燃料需求。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费尼亚助力发动机实现更高效率和更低排放,其缸内直喷GDi 350 bar和500 bar技术更是全球领先。近年来,费尼亚不断引入新材料、采用独特工艺并融入先进算法,推动燃油系统软硬件的全面升级。除了产品创新,费尼亚还提供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涵盖软件、标定及系统集成等服务。面对碳中和的未来挑战,费尼亚已开发出适用于清洁燃料的喷射系统,涵盖天然气、氢气、甲醇和乙醇等多种燃料类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费尼亚在燃油喷射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推出了应用于氢发动机的氢气喷射系统全套解决方案。

费尼亚氢气发动机解决方案

在推动产品本土化应用方面,费尼亚为长安汽车的首款混动车辆提供了高性能的500 bar GDi燃油系统。这一系统无需对发动机进行大规模的重新设计,便能显著减少颗粒物排放并降低油耗。目前,费尼亚的500 bar GDi燃油系统正在国内多家主机厂进行严格的台架试验和实车测试,随着全球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这项技术也将逐步推向国际市场。
2024年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期间,PHINIA将盛大展出其旗下Delphi、Hartridge和Delco Remy三大品牌的一系列前沿技术与产品,包括创新的氢燃料喷射系统、GDi 500 bar高压燃油技术,以及醇动力技术等。此外,还将展示德尔福全系列解决方案,涵盖点火系统、传感器、制动盘片、燃油喷射系统,以及专为商用车设计的起动机和发电机。同时,Hartridge品牌的全球领先柴油燃油系统设备也将亮相展会。

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众多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费尼亚500 bar燃油系统便是其中一例,它充分展现了费尼亚中国本土技术团队的卓越创新能力。而德纳在无锡投资的全球唯一集研发、工程应用、制造、物流和分销于一体的基地,更是其对中国及全球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和深度布局的明证。

自主零部件品牌昌辉的投资创新同样不容小觑。自1975年成立以来,昌辉集团从农机具到汽车行业的成功转型,如今已形成汽车零部件+高端模具制造的两大产业,以及安徽黄山、芜湖、上海安亭三大基地和汽车电子、电器、组合开关等多个产品板块。其“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发展战略,使昌辉在组合开关领域成为行业佼佼者,通过标准化数字化设计技术、CAE仿真技术、3D霍尔技术等的应用,以及触控技术和压力感应+振动反馈防误触技术研究等,不断推动产品升级与创新。
经过多年的持续研发,昌辉在转向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已成功研发出多种构型和规格的P型及DP型电动助力转向(EPS)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功能丰富,还达到了高功能安全等级(ASIL C和D),能够适用于L3以下的多种场景。此外,昌辉的产品还广泛适用于中大型乘用车、MPV、轻微型物流车以及小型客车。值得一提的是,五年前昌辉就已开始研究SBW线控转向系统和后轮转向执行器,目前已有三十余款车型成功应用了这些技术。

昌辉SBW线控转向系统

昌辉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科技创新,得益于公司对人才培养的持续投入。通过与清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昌辉不仅搭建了企业与人才沟通的桥梁,还推动了汽车零部件的技术突破。在即将到来的2024 Automechanika Shanghai展会中,昌辉将展示其自主研发的一系列产品,包括电子组合怀档开关、触控式空调面板以及智能前阅读灯等。此外,转向系统方面的亮点产品如L型ECU电机、I型ECU电机,以及双小齿轮式DP-EPS、小齿轮式P-EPS和管柱式C-EPS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也将成为展会上的焦点。

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已成功跻身全球领先地位。智能汽车的应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等“软技术”,使得车辆具备环境感知、规划决策等多项高级功能。这一趋势不仅催生了众多新型汽车科技公司,如黑芝麻和车凌科技等,同时也对自动驾驶计算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汽车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的演进,传统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正在向域控制器架构转变,最终将形成中央计算平台架构。这样的变革为汽车提供了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软件升级空间,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驾驶体验和企业的盈利空间。
黑芝麻智能在2024年将持续深耕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致力于推出更多自动驾驶大模型及面向L3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的A2000芯片。A2000大模型能广泛适用于多种场景,并支持快速量产,推动跨域融合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同时,公司还将布局多产品线,如华山系列专注于自动驾驶,武当系列则致力于跨域融合,以满足降本需求,提供高性价比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华山A1000高性能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已迈入全面量产阶段,成为国内量产车企最多的本土高性能计算芯片平台,预示着更多搭载该芯片的车型即将面世。此外,武当C1200家族作为业内首个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平台,其内置的MCU集成算力及万兆网络硬件加速能力,将灵活支持各种计算架构,助力整车企业和OEM的智能化发展。

在智能汽车时代,中央控制和跨域融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车凌科技副总裁闫凯指出,跨域融合的最大挑战在于打破主机厂原有的电子电气架构,并引入强大的域控制器。车凌科技的创新方案则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车云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确保车辆数据的准确上传和高效处理,形成完整的闭环。

车凌科技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全方位布局

车凌科技的第三代车云一体化平台已成功突破了“高并发、低网络”的技术瓶颈,其核心模块——车云一体的智能数据通道,在确保车端与云端数据零延迟传输的同时,还能处理大量并发数据。这一创新技术使车凌科技在业内保持领先地位。

即将到来的2024年Automechanika Shanghai展会,车凌科技将展示其最新的云平台、AI座舱解决方案、视觉感知解决方案,以及车联网领域的创新产品。这些都将进一步印证车凌科技的核心理念:通过智能、集成和高效的技术,推动汽车工业的创新与发展。
2024年,迎来20周年庆典的Automechanika Shanghai展览会,将围绕“创变·融合·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于12月2日至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开幕。此次展会面积将达到35万平方米,预计将吸引6500家参展企业齐聚一堂。作为汽车全产业链的服务平台,AMS不仅致力于信息交流、行业推广,更在商贸服务和产业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推动全球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AMS展会现场精彩纷呈,技术创新变革成为焦点。主办方精心策划,全面呈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相关产品。统计显示,2024年参展商中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占比高达2000多家。现场不仅展示传统燃油系统产品,更将带来新能源、智能化、绿色低碳方面的创新技术与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板块全新升级,整个5.1号展馆将启动,面积达26000平方米,预计汇聚超过450家该领域优秀企业,共同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的前沿技术、产品与服务模式。此外,I4M技术·创新·趋势概念展区由5.1号馆的主会场、6.2号馆的绿色维修展区及8.2号馆的改装×科技展区组成,将围绕数字化、智能网联、可持续性发展、新能源和售后服务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丰富展示。同时,主办方还精心打造了“能源动力、智能驾驶、汽车服务及汽车生活”四大主题参观路线,为参观者提供高效观展的便利与指引。

AMS技术·创新·趋势概念展区

这一展区将汇聚众多新能源、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技术与产品,为参观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行业前沿动态与趋势的平台。通过丰富的展示和深入的探讨,参观者可以全面了解新能源、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技术如何推动汽车产业的变革与发展。同时,这一展区也将成为企业展示自身实力、寻求合作机会的重要舞台。